會呼吸的老茶包裝
——筍殼包裝

上周 中國制茶大師
六山品牌創(chuàng)始人阮殿蓉女士
帶我們回顧了老茶包裝中的嘜號紙
這周阮殿蓉女士將給大家講解
筍殼包裝的演變過程
以及市場上現(xiàn)存的筍殼包裝

筍殼包裝的演變
1
1999年前的筍殼包裝
1999年之前的筍殼包裝上
既沒有工號章 也沒有產(chǎn)品信息

四 道 箍
四道箍有兩種類型
一是由竹制扎蔑固定
二是由鐵絲固定

六 道 箍
通常筍葉正面顏色較暗
反面顏色較亮
六道箍在最后扎筒的時候
會將兩片筍葉反過來包裝
這成為六道箍的一大特色

4
白筍葉包裝
這是所有筍殼包裝中難度最大的
全部的筍葉都要用反面來包裝
因為與筍葉本身的方向相反
操作起來難度加大 損耗也巨大
但外觀十分精美
高端茶葉會使用白筍殼包裝

不管是哪一種包裝
均要求統(tǒng)一美觀
最后打的“蝴蝶結(jié)”
都要求在同一水平線上
另外六大茶山筒子的筍殼上
均有溯源碼章
代表六山的追溯體系

傳承匠人精神

包裝上所用的竹制扎蔑
選用勐海香竹刨制而成
刨好的竹片需用水浸泡
等待變軟之后才能用于包裝成件
這樣的工藝代表著工匠精神
竹片刨得厚一點
很難圍起來打成結(jié)
刨得薄了 又容易斷
小小的一個刨竹片工藝
技術(shù)含量非常高
是少數(shù)民族長期練就的技術(shù)活
阮殿蓉女士也邀請大家
有機會一同去看看
那些手藝人如何刨竹篾
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筍殼包裝
既能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溫度、濕度
有遮光性和氣密性的空間
又能確保茶品滋味的純正
并為普洱茶后陳化提供良好環(huán)境
真的是一個“會呼吸的包裝”